首页 人大概况 重要会议 决定决议 监督视窗 人事任免 走进代表 基层人大
公告:
宝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召开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
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公告
 
三重角色下的初心坚守与情怀担当——记区九届人大代表、上海范仲兴律师事务所主任范仲兴
日期: 2025-07-04 来源: 作者:
 
  “人生何其渺小短暂,我所求者,唯有持一颗简单却有趣的灵魂,接受这所有的相遇,努力为这世界奉献自己那一小份真善美的无形微光。”宝山区九届人大代表、上海市范仲兴律师事务所主任范仲兴,正是这般知行合一的践行者,这也是他在《七十感怀——记住人生的真善美》自序中的内心独白。
  当这位在法律界耕耘数年的长者提笔伏案,用钢笔在稿纸上郑重写下这些文字时,他过往五十载的峥嵘岁月恰似多棱镜一般,折射出三重熠熠光芒—— 法庭上,他是仗义执言、捍卫公平的坚毅法律人;街巷里,他是步履匆匆、倾听民声的热忱代表;戈壁间,他是播撒希望、传递温暖的公益行者。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角色坐标,实则都紧紧指向同一颗“奉献真善美”的灵魂。正如他常常对身边人所讲:“人活着,总要多做一些谋生之外的事。”
  法律人的淬火之路:从车间到法庭的信仰坚守
  
  1955年出生的范仲兴,人生起点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磨砺。当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车间里的他握着报名表,“辞职报考”的请求却未获同意,大学梦只能深埋心底。但这个在机床前挥洒汗水的年轻人,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1979 年起,他揣着微薄的工资,踏上了边工作边从初中知识起步的自学艰辛之路。那些在工余时间啃下的数理化知识,那些在路灯下跺脚驱蚊的苦读夜晚,那些就着凉白开吞咽馒头的奔波岁月——,日积月累,让他陆续获得了初、高中和三所大学的文凭,更淬炼出对法律的赤诚信仰。
  “律师不仅是职业,更是守护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范仲兴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代理一起工伤赔偿案时,为了帮农民工争取合理补偿,他连续一周驻守工厂调查取证,在堆满零件的车间里核对考勤记录,在简陋的宿舍里倾听工人诉求,最终用扎实的证据链为当事人赢得了应有的权益。“当看到当事人颤抖着双手接过赔偿款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法律条文中所流淌着的人性的温度。”他常对年轻律师说,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要成为照亮弱者的光。这种对职业价值的深层认知,正是他“多做一些谋生之外的事”的精神源泉。
  作为上海范仲兴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他始终秉持“专业立身、诚信为本”的理念。在业界,他以逻辑缜密、辩护有力著称,更以坚守职业操守赢得尊重。在他看来,恪守职业底线,就是对“谋生之外之事”的基本坚守。每一个案件,他都全力以赴,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据理力争;每一次出庭,他都精心准备,用专业知识和雄辩口才捍卫法律尊严。他的严谨与执着,为年轻律师树立了榜样,也让“范仲兴律师事务所”在业内声名远扬。
  代表履职的民生温度:从提出建议到推动落地的初心践行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人民说话、替人民办事。”2023 年,宝山区友谊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的“选民接待日”上,同济公寓业主代表的一番话让范仲兴记挂在心——“小区那块闲置空地能不能改成停车场?大家停车太难了!”看着业主代表们焦虑的神情,他和其他代表当场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接待后将情况反馈给街道人大工委,第二天又参加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现场视察,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等其他代表一同来到同济公寓实地查看。
  站在小区墙外一处闲置多年的空地上,范仲兴紧锁眉头:这片约50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虽属公共用地,却涉及规划、城管、物业等多个部门,改造绝非易事。但想到居民们每天为找车位绕着小区打转的无奈,他暗下决心:“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此后的三个月里,他和其他几位代表化身“协调员”,穿梭于各部门之间——在规划资源局查阅土地性质文件,在城管局沟通审批流程,在居委会组织居民听证会。为了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他参与了数场专题研讨会,大到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论证,小到停车收费的标准听证,每个细节都参与反复推敲。
  2024年4月18日,同济公寓业主代表将一面印有“为民办实事 真情暖民心”的锦旗送到了正在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的范仲兴等代表的手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他看来,代表履职从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把每件民生小事都做到群众心坎里。这种将群众需求置顶的自觉,早已超越了职业范畴,成为他践行“多做谋生之外之事”的重要体现。
  这种对民生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在多年前就已有所展现。2020年区人代会期间,范仲兴怀揣着对宝山发展的深切期盼,提出制定区“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专项综合优惠政策的建议。彼时的宝山,正站在发展的关键路口,他深知,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推动制定好的规则,宝山方能在引人、引资、引技的浪潮中扬帆远航,实现新的突破。他的建议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区政府该年一号文件的《宝山区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科创30条”如甘霖般滋润着宝山的产业沃土,众多企业在政策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看着宝山的创新活力日益迸发,他的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感慨道:“人大代表就是要当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既把群众的声音传递上去,作为代表中的专业人员,更要从推动规则的设计方面发挥作用。”
  公益路上的星辰大海:从戈壁到城市的大爱传承
  
  在范仲兴内心世界的深处,珍藏一段对远隔万里甘肃敦煌600多名学生交往的美好记忆。故事回溯到2007年,范仲兴随上海司法代表团访问甘肃,即将回沪期间,范仲兴的心被这里教育贫困的情景所牵绊住了,他当即表示捐赠20万元帮助这里改建一座学校。
  “我小时候也吃过苦,知道教育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同年,“敦煌市杨家桥范仲兴学校”在西北戈壁拔地而起,成为当地第一所设施完善的希望学校。谈起这段经历,他总是轻描淡写:“不过是做了些谋生之外的事罢了。”
  在突发事件面前,他更是挺身而出。2007年5月19日,两位外国留学生在喷水池触电身亡,面对复杂的涉外纠纷,范仲兴临危受命。他连夜查阅相关法律条文,第二天就赶赴现场勘察,趴在湿滑的地面上查看漏电痕迹,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个细节。“这是一起典型的构建物附属物品瑕疵致人死亡案,应当由设施所有权人承担责任。”他在1500字的《工作汇报》中明确指出法律定性,为事件处理提供了关键依据。一周后,这起棘手的涉外事件在他设计的法律框架内圆满解决,展现了法律人在危机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从宝山区“平安英雄”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上海市优秀律师到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范仲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但在他看来,最珍贵的荣誉,是同济公寓居民送来的那面锦旗,是敦煌孩子们写来的感谢信,是当事人拿到赔偿款时的笑脸。
这就是范仲兴,一个用法律守护公平的卫士,一个用行动践行承诺的代表,一个用大爱温暖社会的行者。他的故事,在平凡中彰显着非凡的力量,而贯穿他人生始终的,正是 “多做一些谋生之外的事”的朴素信念,这信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也温暖了他所触及的每一个角落。 
 
[ 打印 ] [ 关闭 ]
 
 
  Copyright©2016 by SHANGHAI Ba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密山路5号 邮编:201999 电话:021-56692459
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宝山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