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重要会议 决定决议 监督视窗 人事任免 走进代表 基层人大 代表履职平台
公告:
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公告
召开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宝山奏响“科创主阵地”协奏曲 他让 “烯”奇宝贝绽放光芒
日期: 2021-04-28 来源: 作者:
 

——记宝山区八届人大代表  梁勇

  (一)

  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较早一批的大学生,他在寄给母亲的信中坚定地写道:“今后我一定要成为某方面的技术专家,有所建树,为国争光、作贡献”,心中暗暗埋下立大志、做大事的种子。

  作为一名一生与“科创”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科研人员,他在国家有需要时,毅然走出舒适圈,成为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宝山区打响“科创”品牌,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宝山区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职、建言献策,发挥百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围绕“科创”和“民生”两个关键词,致力于让更多科创成果落地,造福百姓。

  梁勇是宝山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64年出生的他,怀抱着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既耐得住科学研究的寂寞,专心致志埋头于科创事业;也干得了为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奔前跑后”的“琐事”,只为吸引更多的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落户上海、落户宝山,让更多的科创成果落地并造福百姓,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为宝山打响“科创”品牌添砖加瓦。

  

  (二)

  2021年1月28日,上海“两会”刚刚闭幕,在“北上海”宝山,一场关于“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推进大会接续举行。产业由重到轻,环境由黑变绿,“科创”作为宝山区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拉开了宝山区火热的建设大幕。《宝山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三年(2021-年2023)行动计划》聚焦成果转化、科创与金融、创新人才、创新产业、科创服务体系等五大重点领域,共制定了28条68项具体计划,对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做了全面规划,旨在持续打响“科创宝山”品牌。

  其实,如何奏响宝山区的科创“强音”,充分利用好宝山独有的产业基础、地域优势和资源条件,此前,宝山早有探索。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四梁八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9月,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以下简称“石墨烯平台”)成立,并出资引导市场多元化投入成立了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机构。在那时,梁勇成为了上述公司的总经理,也成为了宝山举起石墨烯大旗的人之一。

  “原先,我是在上海电缆研究所工作的。2014年,我作为上海超导电缆项目的推进工作小组组长,在宝山开展超导电缆产业化推进工作。2015年,宝山区开始筹措建设石墨烯平台,我便被宝山区借调用于帮助石墨烯平台的组建和运营。2016年初,石墨烯平台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正式开始建设工作,我也在2016年4月正式离开电缆所负责全所的科技经营和军品的管理岗位,入职石墨烯平台开始了我职业经理人的生涯。2019年成为石墨烯平台的负责人,超碳公司的董事长”梁勇说道。

  在电缆研究所完成了近15项国防科工委重点配套项目;成为国家军工配套优秀个人获得国防科工局表彰;成长为中国特种电线电缆领域专家,被国防科工局聘为军工配套机电专家组成员;负责搭建了上海首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转制院所的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上海智能电缆产业园等平台载体,……。1987年7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后的梁勇直接进入了上海电缆研究所工作。从开始做光纤光缆,再到做特种通信电缆光缆研发、超导电缆产业化推进以及全所的科技管理,一干就是20年。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梁勇无数个日夜辛勤工作的见证,也是梁勇耐得住寂寞的实证。如今要抛下过往所有荣誉,从一名应用领域专家和科技管理专家,向一名职业经理人转变,梁勇的内心,又是如何?

  “来到石墨烯平台开展工作,我还是比较兴奋的。石墨烯对于我来说,完完全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值得我去挑战。一来,我可以发挥自己从事技术转移和军工配套的经验特长,帮助平台寻找项目、帮助科学家走出实验室;二来,对于我个人来说,可以走出舒适圈,见识到石墨烯无穷的魅力,挑战新的工作内容;三来,这与我年少时立下的志向是契合的,石墨烯值得我为之奋斗。”梁勇表示,自己作为国家高考恢复后较早一批的大学生,是在国家的培养下,逐渐成才的。在早期寄给母亲的信中,他就坚定地写下了“立志成为一名为国争光、为国作贡献的人”的志向。后来,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一直不断努力。

  (三)

  年少时为国报效初心,梁勇从不曾忘记过。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石墨烯平台的工作中,梁勇毅然决然地向上海电缆研究所递交了辞呈,转战新的战场,迎接新的挑战。“当时也有领导劝我以离岗创业方式来到石墨烯平台工作,但是在我的深思熟虑之下,我还是毅然辞去了电缆所工作。我认为,既然下决心了要去做一件事,那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定要将这件事做好。”

  2017年11月,在上海市科委和宝山区的支持下,在梁勇和其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石墨烯平台于2017年11月获批成为市级功能型平台,成为首批启动支持的市级平台之一。宝山在石墨烯领域的探索和发展,也在全市甚至全国范围内都走在了前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宝山区科委联同城市工业园区,指导石墨烯平台以“平台促科技,平台带产业”为核心,紧跟前沿科技、面向产业应用,在攻克共性技术、打造人才高地、培育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令梁勇欣喜的,远不止于此。

  “石墨烯平台作为宝山区城市工业园重点推进的科创项目,收获了很多的关注与支持。在此情况下,我被推选成为了宝山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回忆起当初成功当选区人大代表的场景,梁勇表示,当时自己的心情非常激动,觉得自己离实现自己年少时的志向又近了一步,“成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就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的作用,为人民的福祉建言献策,做更多的实事。”

  点滴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履职期间,梁勇常常深入一线贴近群众,报家门,亮身份,听民声,解民忧,希望让老百姓能常常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我身边”。“如何改善所在区域的交通环境,是宝山城市功能园区企业和联系点丰翔新城居民关心的问题,也是我成为人大代表之后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梁勇表示,在多方调研和听取意见的情况下,针对丰翔新城区域的改善交通的问题写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了区建交委的充分重视,如今该区域的公交时间等问题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也是第一次做人大代表。当我提了上述建议后,建交委高度重视,并派了专人过来协调、解释,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建议,真正受到了重视,我通过代表的身份,真正在为百姓谋福利,那种满足感并非言语能够形容。” 第一次“尝鲜“后,梁勇继续努力履职,发挥代表作用,围绕“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十四五”规划、“科创主阵地建设”等方面内容,均提交了相关代表建议,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四)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受到国家乃至习总书记的高度关注,也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前沿新材料之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具有重要作用。梁勇表示,目前,石墨烯产业已经进入了以“产业化应用推进”为核心的新阶段。

  如: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已制备出8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在石墨烯平台的推动下,科研团队实现了小批量生产,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为国产新一代电子器件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砖砌式”叠层结构的烯碳铝基复合材料,在石墨烯平台合作的工程中心已经建成年产能20吨的中试产线,已经获得航天应用,产品技术水平和综合性能均世界领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研人员研发出纳米孔径过滤材料作为口罩和透气防护服的核心元件,为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解决了熔喷布过滤材料失效的难题;上海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并与石墨烯产平台合作开展示范工程,对上海市宝山区6条河道进行了治理,经治理,河道水质指标均已达到地表Ⅴ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或Ⅲ类水标准,治理效果明显等。

  然而,石墨烯的商业化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还需要解决诸多难题,如:大规模应用市场尚未打开,大型应用企业介入不多,行业示范效应缺失等。“疫情期间,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萍到我们公司调研时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她说‘宝山建设科创主阵地,石墨烯平台要抓住机会勇挑重担’。如何勇挑重担?我认为就是要提升宝山的科创‘磁力’,吸纳、改造、聚合一批原有资源,孵化、培育、壮大一批潜在资源,让科创企业、科创人才心甘情愿在宝山落户。

  作为一类新型研发机构,梁勇认为,功能型平台应秉承为科研团队做好服务的理念,尽量保持中立地位,争取通过功能叠加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筛选入驻项目方面,应以技术成熟度为主要尺度,叠加技术先进性尺度。“希望通过这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既要让上海功能型平台保证公益性,管好用好政府资金;又要让平台通过市场化运营适当‘造血’,保证可持续发展。”

  针对未来如何发展石墨烯产业,梁勇认为,在人才方面应加强石墨烯领域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立健全高端人才保障机制,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石墨烯行业领军人才,帮助优势企业引进能够带来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或技术团队;技术方面应多发展绿色环保制备技术,解决传统制备方法中存在的污染问题;资本方面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选择少数真正有创新实力的石墨烯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设立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调动科研机构对应用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引导相关企业开展石墨烯相关技术开发;在政策方面则应科学规划,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产业政策,加强对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力。

  (五)

  在2020年召开的上海市人大工作会议上,“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被着重指出。过去几年,这句原则性的表述落地成为了一块块刻有“人大代表之家”的铭牌,一个个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履职平台被逐一建设了出来。宝山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代表履职和民意表达的结合点,不断拓宽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渠道,着力打造平台、完善机制、提升水平,把“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巩固和加强人大工作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如今,宝山区人大“家站点”的建设,又有创新。为了落实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制度,协助代表收集选民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保障代表深入开展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活动,2021年2月,宝山区人大创新工作小组在上海市石墨烯功能型平台正式挂牌成立,开始工作。

  该联系点的设立,畅通了梁勇与群众的沟通渠道,“科技创新专业代表工作小组”也为梁勇与园区内科创企业的沟通交流,搭建起了桥梁。“工作小组以科创为主体。为了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我们是配备了一套班子和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接下来,我们将会走访、联系一批宝山的特别是园区内的企业,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想法。如:企业目前发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享受到相关的科技政策等。通过定期的收集企业情况,我们就可以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向人大和政府提出相关建议。”梁勇说。

  梁勇认为,科创小组的建立十分及时。目前,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营,石墨烯平台的科技成果正在逐渐显现,如何将科技成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如何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这都需要科创小组一家家“跑出来”“问出来”“理出来”。他透露,下一步,科创小组将会列出相关计划表,将会一家家上门“服务“,也邀请有需要的科创企业到科创小组走一走、聊一聊,共同为打响“科创宝山”品牌而努力。

  (六)

  “成为一名人大代表,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之前,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往往就是埋头搞科研,基本上都专注在自己那一块小领域,对人民的生活,员工的权益,如:周围环境的改善、交通便利等内容都不会特别关注,更别提和社区干部、居民们一起组织活动,交流相关情况了。”梁勇坦言,通过区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自己学习到了很多自己之前不曾涉猎过的内容,跟代表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交到了很多朋友。

  对于如何更好地履职,梁勇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还是认为,身为一名科创企业的代表,我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敢于、勇于建言献策,使自己成为百姓、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让自己的建议能够被更多人知晓,让自己正在研发的内容有更多落地的可能。比如我们研发的石墨烯产品是方方面面,像智能床垫、远红外的理疗产品就可以运用到在医疗保健和养老方面。那么,在社会公卫活动的时候,在履职的时候,我就可以发挥作用,让更多人和部门了解到上述产品,并一起探索其落地的可能性,为社区养老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需要耐心,成功往往在第100次失败之后。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坚定保持信心、耐心、决心,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自1987年工作以来,梁勇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不断钻研创新,在追梦路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业绩辉煌。担任区人大代表以来,他更是秉承履职尽责、为民代言初衷,扎实奋斗、恪尽职守,体现了一名优秀企业家的责任担当,诠释了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张叶荷)

  

 
[ 打印 ] [ 关闭 ]
 
 
  Copyright©2016 by SHANGHAI Ba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密山路5号 邮编:201999 电话:021-56692459
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宝山人大微信公众号